|
這條老街,或許是西安“最有學問”的地方时间:2022-04-28 “西安擁有太多有故事的大街小巷 或藏于市井之中 或藏于霓虹之后 每個老街都曾人潮熙熙攘攘 藏著歲月與過往 如果你想了解西安 不妨往老巷子里走一走 讓時光縫隙里所有的日與夜 被新的人與故事悄然填充” 伴隨著讀書月的來臨,春日的西安,彌漫著花香,也彌漫著書香。在這充滿文化氣息的氛圍中,怎能不看看這條“有文化”的街? 作為西安最著名的、以文化為標志的老街區之一,百年來,三學街一直保存著歷史風貌,傳承著中華文脈。 三學街是當年大唐皇城太廟坐落的地方。時至北宋,此地改為祭祀孔子的文廟,明成化年間,西安府學、咸寧縣學和長安縣學相繼落成,圍繞文廟形成了“一廟三學”的官學中心,三學街因此得名。 這個四四方方的街區,南與中國最完整的西安老城墻相鄰,西與號稱大南門的永寧門相望,書院門、東木頭市、安居巷、柏樹林等數條大小街道,圍出一個四四方方規規整整的街坊。 集合著石刻文化、佛學文化、關學文化、儒學文化、城墻城根文化等諸多文化脈流,自古以來都是歷朝歷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。 走進三學街,就像走進了畫的世界,字的海洋,老巷浸染著墨香,匯聚文房四寶和古玩字畫的商鋪鱗次櫛比。 古老樸素的建筑整整齊齊的矗立在街道兩旁,任由過往的游客拍照欣賞,傲然不遜,不管是冰封雪裹,還是皓月朝霞,他們始終向人們展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脈和悠久的歷史。 三學街有三條小巷,各有特點。 穿過文物天地的牌樓,靠西的第一條小巷就是長安學巷。 這里原是長安縣學的所在地,其主要建筑原有春風化雨坊、射圃、魁星樓、泮池等,F尚存古樹數棵和大門、二道門。 走出長安學巷,向東走,就到了學府巷。 乾隆年間《西安府志》記載府學巷,“大門前有坊,內有泮池,儀門內當甬道為魁星樓,中為明倫堂,兩旁四齋,曰志道、據德、依仁、游藝。堂后為尊經閣,閣后神器庫! 府學巷內的建筑經過百年變遷,現在除了尚存的幾棵古樹外,其他古跡已蕩然無存。 向東走,過了碑林就是咸寧學巷。 原是咸寧縣學所在地,原來建筑有儒學大門、明倫堂、博文齋、約禮齋、敬一亭及東西生員齋房等,現在僅存魁星樓和奎星閣各一座?h學南原有崇圣祠,今天已成為碑林區少年宮。 一廟三學,一街三巷。在三學街,每一個街巷內,每一幢大宅門后,都曾有過一段耐人尋味的歷史往事。不僅可以欣賞到中華文字的精華,更是一次繾綣往顧的讀史之旅。
|